iT邦幫忙

2025 iThome 鐵人賽

DAY 11
0
生成式 AI

30天生成式AI終極挑戰:不被支配,才能稱王系列 第 11

Day 11:取代還是升級?— AI與工作未來

  • 分享至 

  • xImage
  •  

當職涯階梯開始坍塌
昨天我們探索了隱私與監控的邊界,許多朋友在互動區分享了對AI工作衝擊的看法。有人認為AI會消滅自己的工作,有人相信AI會升級工作內容,還有人擔心整個職業發展路徑都會被重新定義。
而今天,我要與你們一起面對一個更加現實且迫切的問題:AI不只是在改變工作,它正在終結我們熟悉的職涯發展模式。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911/201691137EFS12vWII.jpg
最令人振奮的CEO故事往往來自那些從基層做起、一步步晉升到頂層的員工。但當AI開始搶走那些入門級工作時,傳統的職涯階梯就開始坍塌了。如果沒有基層歷練的機會,未來的領導者從哪裡來?
逆轉思維:不是失業危機,而是進化機會
讓我先問你一個問題:如果AI能夠完成你工作中最繁瑣的部分,你會感到威脅,還是解放?
數據顯示,到2024年底,AI(以Claude為例)已經在自動化或增強所有工作中約25%的日常任務。我們都即將進入一個顛覆的時代。
但這裡有一個重要的認知轉換:根據世界經濟論壇的《2023年未來就業報告》,未來五年全球將有近四分之一的工作發生變化,其中8,300萬個工作崗位將消失,但同時會出現6,900萬個新的工作崗位。
這不是簡單的替代,而是一場工作生態的重新洗牌。
AI衝擊的五大現實戰場
在我們共同探索AI對工作影響的過程中,發現了五個最關鍵的衝擊領域:
戰場一:入門級職位的消失危機
AI正在大量取代初級職位,從數據輸入到基礎客服,從簡單會計到初階翻譯。根據專家預測,15-25%的工作將在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911/20169113fw2L5limg4.jpg
2025-2027年經歷重大顛覆。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911/201691134c8nTAIGj8.jpg
最危險的職業:
根據最新分析,最有可能受到生成式AI影響的職業是口譯員和翻譯員,其次是歷史學家、作家和銷售代表。
戰場二:中階管理的重新定義
當AI能夠處理大部分分析和協調工作時,中層管理者的價值何在?答案是:從資訊處理者轉變為策略思考者。
戰場三:創意產業的AI協作模式
寫作、設計、音樂創作等創意工作正在經歷從「純人工創作」到「人機協作」的轉變。創意工作者需要學會與AI共舞,而不是被AI取代。
戰場四:專業服務的智慧化升級
法律、醫療、財務等專業服務正在被AI重新定義。普華永道分析指出,未來20年內有700萬個工作可能被AI和相關技術取代,但同時也將創造700萬個新的工作機會。
戰場五:技術工作的分化現象
即使是技術工作者也面臨挑戰,科技行業就業市場的降溫被認為是AI導致的工作流失證據。但同時,AI相關工作的入門薪資從2024年到2025年上升了12%。
重新技能化的五大策略
面對這場工作革命,我們該如何準備?關鍵在於「重新技能化」(Reskilling)和「技能升級」(Upskilling):
https://ithelp.ithome.com.tw/upload/images/20250911/201691137deLhR9CWj.png
策略一:掌握AI協作技能
學會有效使用AI的年輕工作者可以變得更有生產力。但如果你只是在做AI已經能為你完成的事情,你就有危險了。
核心技能包括:

AI提示設計和優化
AI輸出的評估和修正
人機協作的工作流程設計

策略二:培養AI難以替代的軟技能
第四次工業革命可能會青睞那些擁有強大數字技能,以及創造力和團隊合作等能力的人,因為這些人很難被機器所取代。
重點發展領域:

情感智商和人際溝通
批判性思維和問題解決
創新思維和適應能力
跨領域整合能力

策略三:成為洞察建築師
生成式AI可以將數據分析師轉變為洞察建築師,他們使用AI生成預測模型、運行模擬並提供可行的洞察。
策略四:終身學習的心態建立
根據世界經濟論壇,超過50%的員工將需要在2025年前進行重大的重新技能培訓。
學習策略:

設定年度學習目標
參與線上課程和認證
加入專業社群和學習小組
實際項目中應用新技能

策略五:找到你的AI+定位
每個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「AI+」組合:你的專業技能 + AI工具 = 未來競爭力。

企業的責任與機會
Salesforce設定了雄心勃勃的目標:到2025年底,80%的員工將採用這些技能。這個案例說明了前瞻性企業的做法:
企業的三大責任:

主動重新技能培訓:不等員工自發學習,而是主動提供培訓資源
創造內部轉換機會:幫助員工在組織內找到新的定位
建立學習文化:讓持續學習成為企業DNA的一部分

個人的三大機會:

成為AI訓練師:教導AI如何更好地服務你的行業
成為AI審核員:確保AI輸出的質量和準確性
成為AI策略師:設計AI在組織中的應用策略

新興職業的五大方向
AI時代正在創造全新的工作類型:
方向一:AI系統管理師
負責部署、維護和優化企業的AI系統。
方向二:算法公平性專家
確保AI系統不會產生偏見和歧視,我們昨天討論的議題正在成為專業工作。
方向三:人機互動設計師
設計更好的人與AI協作界面和流程。
方向四:AI倫理顧問
幫助組織建立負責任的AI使用政策。
方向五:數據故事講述者
將AI分析的結果轉化為人類可以理解和行動的洞察。
工作未來的哲學思辨
這場變革迫使我們重新思考工作的本質:
工作的價值:

從完成任務轉向解決問題
從重複勞動轉向創新創造
從個人表現轉向團隊協作

職涯的定義:

從線性階梯轉向網狀發展
從單一專業轉向跨領域整合
從終身職業轉向終身學習

成功的標準:

從資歷深淺轉向適應能力
從知識儲量轉向學習速度
從競爭思維轉向協作思維

探索航道的轉機
理解了AI對工作的衝擊後,我們面臨著一個更根本的問題: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,誰該對AI的決策和影響負責?
明天,我們將一起探索問責機制的建立。當AI系統出錯時,是程式的錯,還是人類的責任?當AI決策影響千萬人的生計時,責任的邊界在哪裡?
這個問題比工作轉換更加複雜,也更加關鍵。
工作進化的深層覺醒
今天的探索讓我們理解:AI時代的工作變革不是災難,而是進化的機會。
關鍵不在於抗拒變化,而在於擁抱變化。當我們學會與AI協作而非競爭時,我們就能在這場變革中找到屬於自己的位置。
科學發現的新典範:
正如微軟研究院的實踐所示,AI最重要的價值不在於取代人類智慧,而在於擴展人類理解世界的能力。從解讀分子語言到預測蛋白質結構,從醫療診斷到材料設計,AI正在成為人類探索未知的強大夥伴。
人機協作的核心原則:

AI可以處理大量數據和複雜計算
人類提供創造力、直覺和價值判斷
最好的結果來自於人機協作,而非單純依賴任一方
信任和透明度是成功協作的基礎

最重要的是,我們要記住:AI可以模擬人類的技能,甚至在某些領域超越人類的計算能力,但它無法複製人類的智慧、創造力、同理心,以及對科學發現的好奇心和熱情。這些才是我們在AI時代的真正優勢。
當AI能夠「解讀自然界的語言」時,人類的角色就是成為自然界與AI之間的橋樑,引導AI的能力朝向對人類和地球有益的方向發展。

未完待續 —— Day 12,「錯誤發生時,是程式的錯?還是人類的責任?問責機制的建立刻不容緩。」
互動交流:如果AI的錯誤導致重大損失,你認為應該由誰負責?

【30天AI終極挑戰】Day 11 完成 | 明日預告:《問責機制 — 誰該對AI錯誤負責?》


上一篇
Day 10:隱私之盾 — 個資與監控的邊界
下一篇
Day 12:包容設計 — 讓AI服務每一個人
系列文
30天生成式AI終極挑戰:不被支配,才能稱王19
圖片
  熱門推薦
圖片
{{ item.channelVendor }} | {{ item.webinarstarted }} |
{{ formatDate(item.duration) }}
直播中

尚未有邦友留言

立即登入留言